小鹤双拼学习记录

今年春节之后,忽然心血来潮想学习用双拼打字,当时既焦虑又兴奋,现在还有一周就快满一个月了,简单记录一下学习历程:

D1-D2:纠结于双拼方案

双拼的逻辑就是将声母和韵母拆分,(主要是将韵母)映射到26个字母键位上(有的方案还会用到分号键),然后就是熟记键位和熟练使用的过程。所谓的双拼方案就是映射方式不同而已。虽然大家都说没有太大差别,但我坚信这其中一定有更加容易记、键位利用率更合理的方案。

事实是,为了保证PC+MAC+iOS+Android端的输入方式一致,同时尽量少地配置输入法(我自己定的原则),只有从一直用原生输入法的iOS上自带的四个双拼方案中选择:搜狗双拼、拼音加加双拼、微软双拼、小鹤双拼。

我在第一天用直觉选择了微软双拼,就在键位记得差不多时,感觉到微软双拼需要的分号键有些怪异(对,仅仅是感觉),于是额外有鹤形加持的小鹤双拼成了我最后的选择,虽然我一定不会再去像重复一遍五笔一样去记鹤形。

养猫要注意什么

去年端午节,从朋友那里接力养了两年的哈鲁因为急性肾衰竭回了喵星。回顾当时的经历,从2月2日在医院确诊生病到6月25日端午节忍痛安乐,不到五个月的时间,我们经历了确诊当晚的伤心和自责、第二天治疗见效的惊喜和欣慰、住院半个月的不安和期待、接回家后每日补水吃药的忍耐和坚持,以及病情反复的无奈和最后时刻的伤心和释然。

当时正赶上20年的春节假期之后疫情严重的居家隔离时期,每天除了没日没夜地开会加班,就是给哈鲁输液补水吃药。如今哈鲁已经离开七个多月,新冠并没有从生活中消失,前几天春节休假时,忍不住又想起去年为它治疗时的情形,希望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结论:

新年新主题

转眼已经来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前从未想过这个blog要持续多久,也没有想过要停掉它,主要原因,大概就是我仍旧时不时会在主题市场闲逛,以及偶尔会翻翻以前的记录。在临近农历新年假期之时,偶然看到了此时此刻正在使用的Writings主题,忽然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我突然不再执着于通过手动修改主题文件来做个性化定制,转而接受了主题自带的后台配置功能。使用一天之后,更是自然而然地付费升级到了Writings Pro版。

18个月3.3万公里的电车感受(二)

关于自动辅助驾驶

最近有几次都在梦里开手动挡的汽车,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方向,应该就是自动辅助驾驶(Autopilot),再极端就是完全自动驾驶(FSD)。我很少使用AP,除非是堵车+极度疲劳(昏昏欲睡)时,再就是有非看手机不可的时候,会打开AP自动跟车。现在抓拍开车用手机的摄像头越来越多,第二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了。

如果单单谈论Model3的行车安全,前撞预警功能帮我防止了几次可能的追尾事故(主要是发出警报),代驾触发过一次紧急制动(当时我在副驾上的感觉),还有时而有用、时而多余的变线预警和自动避让,当我的预判足够准确时,偶尔会忽略车辆的提醒,强行操作变道。

不要依赖所谓的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我提车第一周就在停车时蹭到了左前保险杠,第一次全责事故是上个月在极缓行向右转车道变线时发生的,当时天黑+对方在盲区+车辆无任何提醒。

其他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问题

18个月3.3万公里的电车感受(一)

与汽油车在驾驶感上的区别

我的驾龄并不长,汽油车开得最多的是Smart和现代伊兰特,累计里程差不多1万公里,这两辆车都有独特的油门节奏,驾驶差异还是挺明显的。当我开上电动车之后,我发现这差不多就是我之前“骑过的电动车”的输出节奏——踩”油门”就会瞬间加速,如果有急性子BUFF加成,车内乘员一路上就会跟坐过山车一样,晕车是家常便饭。所以有人总结电动车是开的人爽,但坐的人痛苦。第一次试驾Model3后,我开着朋友的比亚迪唐回家,不负责任的说,这两辆车的加速节奏并没有太大差别,我猜测其他型号的电车也差不多这样。所以至少对我来说,电动车需要有意识的控制油门,才能实现汽油车那种相对平滑的无感加速。我最近意识到这一点后,收敛了驾驶风格,车内乘员满意度显著提升。

Model3

临近年底,又是盘点一年的时候,但又不太想总结2020,索性记录一下去年购买Model3的来龙去脉,时间略有久远,记多少就写多少,有些事件可能会有偏差。

不得不考虑买一辆车

时间往前推到2010年的这个时候,北京购车摇号政策即将落地,当时新闻上说经销商展示的面包车样车都被抢购一空,抢购的方式甚至包括拿砖头砸车…而我,则不慌不忙地在2011年1月4日凌晨完成了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的账号注册,并一度为摇中之后选择哪款车型而一直纠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