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 -《信仰在空中飘扬》

目前在verycd首页,我把slug设成了flying faith。

汪峰的歌越流行,他越能够靠演出和广告配曲赚到更多的钱,所以我觉得现在的新专辑不怕被放出下载,而是怕没人下载。

我其实挺怕他变成主流歌手的,要是不小心变成主旋律歌手就更可怕了。

醒来

自从高中二年级那次历史课结业考试之后我就再也没看过稍正经一些的“历史书”,对于近代史的了解更是只源于学校课本里的灌输。后来慢慢意识到历史可能仅仅是重复,以前是重复自己的,现在是重复别人的,知道借鉴可能有一定意义,知道这个时代也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历史书的一部分,以后会有人谈论汶川地震如何让当时那个浮躁的环境变得相对单纯,那届奥运会有什么意义,以及经济危机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可能还会谈论12357890说明了什么。这些都会是论述题,而选择、填空和判断题会选取当时的国家男子足球队在哪一年进入了世界杯决赛圈,牛博关了几次,或者及爱抚大伯刘如何完整拼写之类的题目。

醒来的封面写着“110年的中国变革”,对许知远很有兴趣,出自他手的这种仅次于教科书的“宏篇叙事”自然也比较吸引人。这本近300页(确切的说是299页)的回顾我看了还不到一半,因为行数很多,字体不大还不配插图,这也是我最近发现的判断好书的可能标准。所以封面的另一行字“从甲午战争到镀金时代”中,我还没有完全理解镀金时代的含义,尽管已经看完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也完成了一个章节。

如果仅从教科书中了解历史,那么读《醒来》应该会比较轻松。因为里面相对客观地叙述了历史,并不时将某两个主体进行比较,稍稍遗憾但是能理解的是20年前的那次事件被刻意忽略了,没有得到更多的信息。如果那时有互联网,有BLOG,有“TWITTER”,我们能了解更多,可是没有,所以《醒来》里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同样是讲述那段不堪的历史,读起来不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不会让人不自觉的站到某个立场,不会有那么多的积极或消极意义。以往的“以史为鉴”只是一个口号,现在则能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

等我把剩余的部分看完再说。

瘦啊

以前和一个在广州工作的宿舍哥们聊天,讨论如果我去广州,会不会一下车就被围起来然后洗劫一空,他说怎么可能,你一出来大家肯定都躲着你。我问为什么,他说你那么瘦一看就像瘾君子……还有一次外面刮风,有人劝我不要出去,我也问为什么,他说出去也要抱个电线杆,不然容易被吹跑……某天早上和很多人一起等电梯,等我走到电梯口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很多人了,旁边的人说算了,进去要是电梯叫起来太没面子,我也说算了,进去要是电梯不叫也太没面子……以前有同事和我一起吃过几次午饭,然后说,你吃这么多不长肉真是浪费粮食啊……开心网上有个组件叫做朋友印象,对我的印象中排第二位的是“瘦”,排第一位的是“瘦死啦”……办公室的椅子是能调整上下高度的那种,有一次坐的那把椅子不调高度也会自动下降,刚抱怨一句,同事就和我说,好事啊。我又问为什么,答曰说明你胖了啊……公司里也有好几个看起来很瘦的老男人,上周在走廊里就碰到一个,他说,一看到你我就很欣慰啊,我无语。转身从别的办公室出来又碰到他,他又说我最喜欢碰到你了……

其实我差20斤左右就达到标准体重了,但是努力了近10年也没什么效果。

很用心的不运动懒着,寒暑假的时候吃完就呆家里,开学大家都胖,我没变化;高中每周两场体育课踢两场球,除了小腿外也没变化;大学前基本不怎么吃肉,不长肉;大学后变身肉食动物,还是不长肉;读书时候很瘦,工作后依旧瘦;长在北方很瘦,跑成都两年多还是没像其他人一样圆起来,其实考虑去成都之前我想即使过来后能变胖一点也算值了……

就剩下婚后变胖这条定律没在我身上验证过了,不过看公司里那几个结了婚当了爹的还是和我很形似,我只能祈祷能娶到个更有本事的老婆……

前两天把blog的侧栏改成了靠右对齐,不知道对长肉有用没;还有比较科学的说法是信春哥,再试试这个。

the visitor

开头有些沉闷,但很快就进入正题;主体故事温馨,让人对结尾有所期待;结尾就需要到电影里去找了。reign over me之后另一个强烈推荐。

如果生活和开篇一样沉闷,那总需要找些什么。不过可不是魔兽世界,服务器交接的6月份让人有更多时间做其他事情,6月又重新变得话唠。我都有些嫉妒电影里的Walter几乎瞬间将生活转了90度,音乐也很不错,我都不自觉地跟着拍起来,原声不好找,附上一首Ha Diasrapidshard上有下载,amazon上也有

三杯茶

份量十足的一本书。257页的每一个字都值得认真读,然后发现这本书既是一本纪实,也是一部电影,还可以看作一本自传,或是一本游记。

如果不是那次高山上的死里逃生,没有那一句要回来盖学校的承诺,就没有摩顿森后来那些故事。他对巴基斯坦人许下了承诺,对捐款人也许下了承诺,然后就是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巴基斯坦,克服各种困难,直至把建学校变为他的事业。

在这过程中,摩顿森从一名登山者、护士变成中亚协会的负责人,从一名单身汉、失恋失意者成为丈夫和父亲,从孤单一人变为群策群力。摩顿森接触友好的部落村长,也被地方的宗教领袖下达过驱逐令,他曾进过美国国防部长的办公室,也和塔利班喝过茶,如果摩顿森不是在巴基斯坦建学校,他的资质也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詹姆斯邦德。

三杯茶里的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巴基斯坦,摩顿森在那里得到很多朴实的帮助,结交了很多伊斯兰朋友,也几乎变为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那些描述细致的伊斯兰习俗,加上‘平静’又相对原始的贴近自然的生活,让人认真地体会了一次宗教。在内蒙古,在银川,我也曾经接触过一样淳朴的人,类似的宗教环境,虽然时间短,而且有些肤浅,但还是能找到一些影子。

在书的结尾,摩顿森是事业和生活都获得了成功的人,对于生活,有两处镜头印象深刻——对前女友一句“思念的门已经关上了”然后回房间倒头大睡,还有和妻子认识6天就结婚的传奇。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一部励志书籍了。^^

三杯茶看完之后就一直在想,但是写出来的时候又发现太苍白。书的介绍中提到了the kite runner,但我觉得如果拍成电影会比the kite runner 更好,期待电影版。

汽车人…不要配音!

计划周五去看汽车人,结果出发晚了,9点50到影院只剩下10点15和10点45两场,一个座位不好一个时间太晚。今天晚饭后我顺路去买票,转悠了半个小时后赶在6点35之前就进场了,顺带还看了几部电影预告,心想来得早点钱花得果然更值啊。

结果听了几句配音就让我傻眼了,后悔没有留意是不是有原音版的场次。继续看下去,发现开场就出现了中国元素。再继续看,感觉美国片的搞笑元素除了美国派类型,其他的还处在赶超香港喜剧片的水平,而且这部变形金刚2如果没有包含这些搞笑元素,甚至会让人和1比起来找不到什么新鲜感。等到看完,才发现整部影片也只包含了开头那么一丁点可怜的中国元素。负责审查的那些脑残们除了卡TBC,卡WLK,和谐WOW,连科幻电影都不放过,要知道长城或者兵马俑之类出现在国外影片中也可以理解成文化输出啊。连两只狗的镜头都能接受,偏偏要去掉上海背景,那些家伙不会真担心是要把机器人扔在那些还没完工就能整体垮塌的楼房上吧。如果以后有原版放出,一次要补回来。

回家后本来想用《站台》来弥补一下,没想到,没想到。头一次碰到在看‘中文’电影时居然需要字幕才能听懂,而且不幸的是还只能找到英文字幕-_-#。80年代的故事,喇叭裤、烫发、录音机、电视、路灯下的小姑娘、渴望。对于这些我只有模糊的记忆,但是电影里几乎从头到尾的中远景镜头不但让我想得费劲,看得更费劲。男女主角也仅仅拥有那么一两个近镜头,一点都算不上特写。

有些镜头稍长了点,而且由于太远,加上满耳朵的山西方言,在这过程中我有好几次都忍不住想朝前拖进度条。不过我忍住了,这不是看电影的方式。而且幸好没有这么做,看到后半部分,对这部电影才有了一些整体感。后来看了verycd上的介绍(但是对于剧情的介绍似乎有误),发现这里面的隐喻比较多,更多的是描述那个时代,感情只是一条线索。还是觉得《颐和园》对感情描述得更细腻,这应该不是80年代时髦青年和80年代大学生的差别。

《站台》里有几处可能是bug,下水道的铁盖子不知道在80年代初是不是就能装备到山西小镇;我记得那时候的自行车基本都是凤凰或者永久,有一款好像不存在于80年代;羽绒服的款式明显也不是90年之前就有的;还有摩托车/电动车肯定也没有那种样式,我记得我爸曾经的那辆幸福摩托;车上的禁止吸烟下面还写着No Smoking,还有一处杯子如果是瓷杯就更好了。

80年代的流行音乐放到现在也是能听一听的,前几个月我还弄了《路灯下的小姑娘》来听,可惜‘站台’里听起来效果不是很好,另外好像没听到里面有冬天里的一把火,黄土高坡不知道是不是要更晚一些……

Emily Mortimer

从‘横穿西伯利亚’开始迷上Emily Mortimer,然后是Match Point,再到Dear Frankie,越看越失望。

我从没见过横穿西伯利亚里如此热闹的餐车,当然也没遇到过如此迷人的女主角。

我上学时在火车上绝大多数时间都处在回家或者回校的焦虑中,不过也有几次轻松的火车旅行,但那都是春夏,和寒冷的西伯利亚不搭边。火车里的故事都比较有意思,上一个是‘天下无贼’,但是结局比较沉重,‘横穿西伯利亚’有一点happy ending,但总感觉有几处让人摸不到头脑,比如罗伊为什么错过了火车,Emily演的杰西为什么在紧要关头不开口救她的丈夫。

Match Point的主角不是Emily,不过35岁的她能把一个上流社会的小姑娘演成这样也不错了。我一直觉得男主角眼熟,翻了一下才知道是都铎王朝(The Tudors)的主角,此类角色应该驾轻就熟。影片结局很意外,此片值得一看,但可惜和Emily无关。

Dear Frankie比前两部温馨很多,只不过导演又一次让Emily演了一位和‘横穿西伯利亚’里差不多的性格角色,这次不是打死都不说,是打死都不让见。小男主角也眼熟,但没找到在哪里见过。

不知道今年的Shutter Island会怎样,我还是只迷她本人算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