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汽油车在驾驶感上的区别
我的驾龄并不长,汽油车开得最多的是Smart和现代伊兰特,累计里程差不多1万公里,这两辆车都有独特的油门节奏,驾驶差异还是挺明显的。当我开上电动车之后,我发现这差不多就是我之前“骑过的电动车”的输出节奏——踩”油门”就会瞬间加速,如果有急性子BUFF加成,车内乘员一路上就会跟坐过山车一样,晕车是家常便饭。所以有人总结电动车是开的人爽,但坐的人痛苦。第一次试驾Model3后,我开着朋友的比亚迪唐回家,不负责任的说,这两辆车的加速节奏并没有太大差别,我猜测其他型号的电车也差不多这样。所以至少对我来说,电动车需要有意识的控制油门,才能实现汽油车那种相对平滑的无感加速。我最近意识到这一点后,收敛了驾驶风格,车内乘员满意度显著提升。
里程焦虑,充电与续航
开电车的人一般都有里程焦虑,只是不同阶段的焦虑点不一样。我的这种焦虑甚至在纠结要不要买电动车之初就产生了,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能在物业租到一个可以装充电桩的车位,我没有办法说服自己选择电动车。很多人在无法安家用桩的情况下买了车,所以我的里程焦虑的心理底线就比别人高。
剩余里程显示
为了不让注意力深陷在剩余可行驶里程的数字中,我将能量显示单位(也就是电池边上的“剩余油量”数字),由“预计可行驶里程”改成了“电池剩余电量百分比”,这样我只需要记得50km大概会消耗10-15%左右的电量,而不用去车主群里参与电池容量衰减的讨论。所以总结起来就是:通过家用充电桩缓解充电焦虑,用鸵鸟战术应对电池衰减焦虑。
冬季低温表现
18年我在北京的冬天打车坐到过北汽的电动车,司机接到我之后说,你这个距离有些长(40km左右),我车的电量恐怕跑不过去。另一次司机全程不敢开空调,我在早高峰的五环冻了40公里去上班。这个经历也是我当初在不得已选择电车时,毅然决然拒绝一些选择的理由。
提车的第一个冬天,感觉能耗比平时增加了至少30%,今年看到有人说是50%,其实具体能耗主要取决于气温、路况、驾驶习惯,开电车只能接受低温时续航变少这个事实。所以需要对剩余可行驶里程和充电地点有合理的预估,这一点对于Model3后驱长续航来说,市内通勤场景下对焦虑更容易掌控一些。
列一下今年1月6日在北京难得一遇的寒冷天气下的能耗数据:当时夜间路况,往返81KM路程,开空调情况下,耗电30%,221wh/km。 在50KM的时候我也看了能耗情况,当时耗电20%,所以这两段路程我也没开出特别线性的能耗。
特斯拉官方在冬季低温驾驶时的建议,是推荐用座椅加热代替空调,“贴近身体,暖意明显”,并更好的控制能耗。我用自己的体感来做个比喻:冬天里的车内,有点类似于南方冬天的室内,座椅加热相当于电热毯,只能暖被窝;而空调相当于暖气,对整个房间都有加热效果。所以哪个体感更好不言自明。上面这张图其实暴露了一个信息,那天因为过于寒冷,我对于剩余电量没有信心,所以出发前去充了电。而事实证明,即使没有去充电,当时的电量(40%)也支持一路空调。通常情况下我会把空调开到21度,风量1档或2档,效果已经很满意了。
后记
自己唠唠叨叨这么多,是想把这三万多公里的电车之路做个小结,不吹也不黑,纯粹是个人感受。说完能耗,后面还会写一些其他方面的用车小事,2021,多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