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整一个月,到成都就满3年了。最近一直在想,如果再被问起“觉得成都怎么样”之类的问题要怎么回答。现在我已经找不到标准答案,(此处停顿10分钟)。成都是生活感很强的城市,出租车里广播里印象最深的一个节目是主持人不停接听电话,回答各种关于去哪里吃什么的问题。我在成都住过的两处地方,步行20分钟内的距离内都有一处购物中心,每到周末人满为患,不知道是碰巧选到了这种地段还是成都的多数社区都有这种布局。在成都遇到过各种出租车司机,有能和乘客侃一路的,有无线电聊不停的,有朝车窗外口水吐了一路的,还有喇叭按了一路的。其实最多的还是无视路边无数挥手的路人,一块抹布遮着“空车”两字急着交班的。成都公车事故后,不少车上多了一个“安全员”,不负责卖票,专负责吆喝。最离谱的是霸占着前门边上的座位会劝下面的乘客等下一辆,而且从未见过“安全员”的屁股离开过座位,这工作可以作为成都很“安逸”的一个移动广告。上周日成都的阳光让我有一种穿越回北方过秋天的感觉,那天看到新出炉的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排行榜,其实成都距离第一名真的只差了这个阳光。
关于成都怎么样的问题我没有更独到的答案了,我没有作为游客将成都吃喝游玩一遍,说不出有参考价值的旅游攻略,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客居者,理不出一个地道的生活指南,这点我要感谢工作让我有足够的说服力来证明是我没有时间而不是精神活跃但身体犯懒。其实电台里的方言问答节目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听力练习,那种简单的对话我能够应付,但涉及到逻辑关系需要动脑分析的时候,我的耳朵和大脑就开始出现抗拒方言的倾向,甚至干脆停止接收方言信息,因此有时我经常委婉但直接的要求对方发射普通话信号。为了不做“活动在公司周边2公里内范围”内的人,去年我搬到了现在这个住处,并且一口气为空荡的厨房配齐了装备,但是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几个饭馆成了我固定的去处,尽管是相对固定的座位,不过我尽量每次都点不同的搭配。实际情况是我在尝试尽力适应成都,但每一次晴空万里都让人厌恶平时的阴霾,而且无论能够总结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多少优点,和亲朋的距离感都无法消除,有距离自然就找不到归属,安逸但找不到安定,这种感觉很不好。因此在09年我掰着指头数日子的次数比以往越来越多,现在年底到了,无论如何,我终于完成了这个总结。
当被问到是否就定居在成都的时候,我都不会做出直接的回答,虽然答案在我心里一直是明确的。这个总结做得相当提前,提前到我不知道是否合适写出来。但十分肯定的一点是,3年前选择来成都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如果再回到3年前做一次同样的决定,我还是会出现在这里,即使不会再计划呆3年,但是按照同样的工作轨迹,其结果也会是坚持到现在。面对2010,又感觉到了3年前的不确定,无他,只希望少一些遗憾。